在网络时代,如何实现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近年来,国家做出了很多积极的探索。
2021年,“健全知识产权?;ぴ擞锰逯啤弊魑ザ酪唤?,被写入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面向未来十五年的知识产权事业,我国也已经作出重大顶层设计,明确提出要健全公正高效、管辖科学、权界清晰、系统完备的知识产权司法?;ぬ逯?。最高人民法院就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出20条政策措施,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法治环境。
一方面,国家对知识产权?;さ木鲂暮土Χ仍嚼丛酱蟆A硪环矫?,科技向善在知识产权?;し矫娴淖饔酶油瓜?。
在知识产权?;し矫?,贵州走出了一条创新的道路,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具,对海量数字版权内容及时进行版权?;?。比如通过打造“版权云”,借助大数据技术保护版权,成为解决网络抄袭、盗版传播、数据内容安全等问题的一条新路径。
传统的版权登记方式,要求创作者到登记机构现场提交相关材料,经受理、审核、发证等环节,持续时间可长达半年甚至更久。贵州省版权登记平台在全国首创“双证”护航模式,引入无钥签名区块链技术,实现对作品创作时间和内容的快速存证,并即时生成存证证书,为知识产权?;ぬ峁┣坑辛Φ闹ぞ荨H绻嫒ㄈ诵枭昵牍笾菔“嫒ň值淖髌返羌侵な?,可继续按照作品登记要求提交材料,在平台填写完整相关内容后,经7—10个工作日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贵州省版权局发放的作品登记电子证书,全程线上操作,高效、便捷。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等特点,数字版权存证能够很好地补充解决作品登记创作完成时间考证难的问题。
截至目前,贵州省版权登记平台累计办理作品区块链存证约115万件、作品登记办理28万余件,涵盖民族民间艺术、艺术类高校毕业设计、文创、素材设计、线上课堂、游戏设计、广告设计等作品,受到广大创作者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