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会议在新的历史时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了科学家代表们的意见,科技创新是永远的主题?!辈渭油昕蒲Ъ易富岬闹锌圃涸菏恳μ炊耙廊恍某迸炫?。
“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毕敖阶苁榧窃诳蒲Ъ易富嵘系恼夥埃瞧诖?,是号角。
如何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做到总书记强调的“四个面向”,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工作者们各抒己见。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援引爱因斯坦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科学界的共识,总书记指出了科学研究的规律性问题。”姚檀栋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基础研究要为国家需求服务,路标很清晰,也提到了好奇心的问题?!昂闷嫘氖强蒲Ъ铱够⊙芯康脑ΑM?,要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找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摸清关键的发展方向?!?/span>
在谈到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到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
“我们正在进行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定位就是标志性的国家工程,聚焦问题导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很典型的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四个面向’?!币μ炊八?,刘鹤副总理对第二次青藏科考提出要求,要研究气候变化与新冠肺炎疫情溯源的可能关系,比如,气温变暖变湿后,细菌、病毒发展的趋势和影响会有什么变化等等。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贯穿在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始终??沟诙吻嗖乜瓶嫉南敕?,当时并非科学家提出,而是响应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应对环境变化的需求。
“我们研究青藏高原过去五十年的环境变化与影响以及如何应对。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不仅仅影响青藏高原,还会影响整个中国、周边地区乃至北半球。”姚檀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次青藏科考多次做出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要揭示环境变化机理,准确把握气候变化对水、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出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措施,“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为全球生态环境?;ぷ鞴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面向”的话语掷地有声,意蕴深远。对此,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感触颇深。他以自己所在领域为例,表示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是许多观赏植物起源与分布中心,然而我国的花卉主栽品种严重依赖进口,每年需要支付大量的品种权使用费,而国外利用中国的种质资源选育出许多商业品种,掌握了市场核心竞争力。
“因此,开展花卉自主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发是花卉产业当前和长远的迫切需求。我们坚持花卉产业新品种新技术需求导向,充分发挥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优势,开展新品种选育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现代育种技术的科技创新,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背路㈤λ?,同时,针对花卉种植过程能效利用率低、种植从业人员紧缺、品质良莠不齐等限制产业发展的瓶颈,开展高效低耗、精准智能、绿色环保的种植技术研发,实现良种良法,促进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尚需各方努力
“在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中,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强调了科研选题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同时也指出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敝锌圃焊吣芪锢硌芯克芯吭背赂涨康?,基础研究是用来解决科技最核心最基础的问题的,科研人员不能过于功利,国家也要沉得住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
“要将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经费支持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出真正颠覆性的创新性成果。实际上,基础研究的成果最终会成为有用的技术,基础研究的副产品更能产生有用的技术。”陈刚认为。
要让科学家沉下心来,科技评价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盎剐枰て谏钊肟箍萍计兰邸扑奈ā!背赂账?,目前对于年轻科学家如何评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大科学项目、大科学合作群里如何让年轻人脱颖而出,让他们的成果和水平得到认可,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并不是说大科学项目中有论资排辈,但由于项目合作的机制,年轻人很难独立发表论文?!背赂战ㄒ椋瞬牌兰塾尚⊥兴盗怂?,或者能有更大的评价权重?!爸挥行⊥胁胖栏髯粤煊蚰诘难芯空咚剑⊙芯康亩ゲ闵杓埔灿Ω栊⊥懈蠡坝锶?。”
陈刚的另一个感触是:最近几年,国内在一些领域有了一定发展后,有人就认为不必去参加国外的同类研究?!笆导噬?,科研人员在专注国内研究的同时,必须坚持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这样才能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彼?。
“国际合作交流不是走出去开个会,或者邀请外国人来我们这里开个会。国际合作的核心是加大投入,参加国外的大型、前沿的科学研究项目,同时吸引国外的机构和政府参加我们的科学研究项目?!背赂账?,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让科学精神引领前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家精神的阐述让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俊华印象深刻?!岸晕颐乔嗄昕萍脊ぷ髡呃此担饩褪俏颐堑男形荚?,我们要践行科学家精神,还要在工作中发扬这种精神。”在他看来,科学家精神与抗疫精神一脉相承,都是激励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罢缦敖阶苁榧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而现在接力棒到了我们手里,我们要勇于担当,在科学家精神的指引下,跑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棒?!?/span>
作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张阿漫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发扬‘哈军工’忠诚报国的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我们会立足本职岗位,扎根‘三海一核’,带领团队着力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流固耦合动力学领域的创新基础研究,着力推动水下爆炸与舰船毁伤及防护、深海资源勘探、航行体跨介质等重要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把科技创新牢牢地扎根在祖国大地上,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实现‘海洋强国’梦而努力奋斗?!?/span>
在姚檀栋看来,科学家精神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青藏高原科考活动要去高海拔地区,首先要有吃苦精神??瓶脊ぷ饕膊荒芸康ケ髡?,要有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姚檀栋说,青藏高原研究被全球关注,科研人员要在国际竞争前沿走在前列,必须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开辟新的方向,做出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