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ぱг赫爬住⒀罹餐哦映晒ρ蟹⒊鲂滦偷缱悠し簟U庵制し艨稍?78℃的严寒环境中,实现机器手的高拉伸、自愈合和高灵敏功能,对我国开展极地科考具有重大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南北极的低温环境为探险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风险。极地机器人的研发对减少科考人员伤亡、开发未知危险地带有重大意义?;魅说摹案兄Α苯笥跋旒靥剿鞯闹柿浚筛秤杌魅恕按ゾ酢钡牡缱悠し舯阌υ硕?。
张雷、杨静团队研发的电子皮肤具有高拉伸性,能够包覆在机器人手掌上,在极寒条件下准确感应压力、识别物体形状和特定符号等。电子皮肤具有自修复、自愈合功能,在受损后其传感能力能完全恢复,可完全适应极地极端环境科考任务。
“早在2020年,我们团队就研发出了代表当时学术前沿的‘全天候自愈合电子皮肤’?!毖罹步淌诮樯?,“而今,我们的新一代电子皮肤全面升级,在自愈合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全面适应-78℃的极端环境,期待这项新成果在我国南北极科考和其他科研领域呈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