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份《国家级新区知识产权保护评价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评价结果显示,上海浦东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知识产权?;ぶ甘酆掀婪纸峁季莶纹拦壹缎虑叭住?/span>
报告综合考虑国家级新区设立时间、区域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数据可获取性,以部分国家级新区作为评价对象,通过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全方位考察了国家级新区知识产权?;さ墓ぷ骰?、执行力度、工作成效以及示范效应。
综合评价显示,知识产权?;づ琶?位的分别为上海浦东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国家级新区知识产权保护总体呈现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呈现区域非均衡特点,东南沿海地区表现相对较佳;二是知识产权?;ぶ甘嵯虿钜烀飨?,其他新区与浦东新区相比,在服务供给、人才基础、?;ちΧ取⒋葱履芰?、市场活力等方面相对滞后;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度相对不高;四是知识产权?;な痉缎вτ写忧浚缁峁刈⒍认喽圆蛔?。
值得关注的是,成立于2015年6月的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发展时间不足7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经占江苏省比重接近3%、占南京市比重超过20%,而且在知识产权全链条?;し矫嫱硐滞怀?。其服务供给、人才基础、创新能力、市场活力、社会满意、示范效应等6个一级指标均进入参评国家级新区排名前三位,有19个二级指标排序进入前三名。
记者了解到,该评价报告由新结构经济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唐恒教授课题组历时一年编制完成。唐恒表示,对国家级新区的知识产权?;は肿唇衅兰酆脱芯?,有助于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活动、?;ご葱鲁晒罢夥荼ǜ嬖诠壹缎虑恫ū;し矫娴难芯拷⒒优鬃┮竦淖饔?,以此呼吁和倡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