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介绍说,2012年到2021年,高校专利授权量从6.9万项增加到30.8万项,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从2357项增长到1.5万多项,专利转让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高校专利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为加快推动高??萍汲晒蛳质瞪ψ?,教育部开展了多项改革探索。在提升成果质量方面,推行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过去,一项技术无论是否有必要申请专利?;ぃ灰⒚魅颂岢錾昵?,高校都会按既有程序协助开展申请工作,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是为了?;ご葱露昵氲淖ɡ?。推行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就是希望通过评估决定是否应该申请专利,从而保留高质量、有转化前景的专利?!崩壮趟怠?/span>
在加强政策激励方面,教育部调整了资助奖励政策。例如,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奖励,大幅减少并逐步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奖励,同时,鼓励发明人与高校共同承担专利费用,对于发明人承担专利费用的,可采取从成果转化收益中加倍返还的方式,加大激励力度?!罢馐窍M炕⒚魅嗽鹑我馐逗湍谏?,提升专利质量?!崩壮探樯埽壳案咝F毡榧哟罅顺晒崩Χ?,将奖励比例提高至70%,部分高校奖励比例达90%以上。
此外,教育部倡导高校通过普通许可而不是独占许可方式实施专利转化。雷朝滋表示,独占许可收取的许可费较高,对企业来说资金压力更大、风险更大、决策过程更为慎重。同时,成果由一家企业独自实施,可能受到企业自身管理、经营等因素影响,失败风险较高,一旦失败,科技成果有可能错过投放市场最佳时机。而普通许可既降低了企业实施成本,也减少了成果转化失败风险。
教育部鼓励以基本许可费加提成的许可费计算方式,替代一次性付清许可费用,消除企业因过高许可费而产生的顾虑,同时使高??蒲腥嗽背て诨竦贸晒吹氖找妗?/span>